• 人文、社会科学10
  • 日期 : 2016-06-13     点击量 : 1874

    1.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首届“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研讨会(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6-01-12

    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办首届“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研讨会,来自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机构的近20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日报》、中国网等媒体代表共聚一堂,就如何构建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良性机制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会见了与会专家学者,并进行了简短交流。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水泉陪同会见。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出席研讨会。他表示,全球化时代,智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问题时所倚重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智库发展应该乘势而上,也应该重视舆论传播的作用,助推智库影响力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光斌、王莉丽、伍聪参加研讨会,与嘉宾就如何打造多渠道的智库成果发布机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王莉丽副院长表示,智库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知识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给中国智库的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思想创新和舆论传播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两翼,二者共同构成了智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充分重视智库的舆论传播,全面提升中国智库舆论影响力是智库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领域。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思路”、“中国智库舆论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和“如何构建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良性机制”等议题,从各自的理论和实践背景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认为,智库的影响力构建离不开舆论传播,只有智库研究和舆论传播密切结合才能扩大智库的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形态创新,围绕国家智库报告、地方智库报告、还有智库丛书三个层次推进智库思想的传播。智库研究加上出版的深度传播,再加上媒体的广度传播,这是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新形态。

      中国日报副总编辑高岸明指出,智库和媒体在国际传播层面应形成合力。首先是要把握规律,媒体应充分运用智库的资源提升传播的权威性、有效性;第二是加强有效对话;第三,智库建设应面向高端和主流;第四,谨防急功近利;最后,媒体与院校和机构要开展合作,媒体强在实践和渠道,院校和研究机构强在研究和资源,应该优势互补。

      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辑杨英杰指出,智库舆论传播中的话语类型有三种:政治型话语、学术型话语和社会型话语。媒体传播中经常会出现话语类型复杂、缺乏清晰的边界和话语难以融合的问题,这会导致传播过程中出现信息模糊和损失。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媒体定位、内容产品以及受众对象进行话语的选择和转换。

      中国网副总编辑薛立胜认为,智库不应该是单纯的学术性机构,它的成果必须能够服务于公共政策决策。智库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要提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只有研究影响到决策层,被决策层吸纳,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智库要影响民众,凝聚社会共识。智库要在国际秩序构建中提升中国的话语权。从国家发展层面,希望中国智库有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抢占国际舆论的制高点。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智库发展与建设是当前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议题,而国发院聚焦于“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良性机制具有一定的战略视野和预见性。在智库发展与舆论传播的良性机制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建议,要具有全球意识、历史意识、问题意识和专业意识,以保证智库成果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同时又对接中国国情,最终提升传播的理性程度。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简称国发院)主办。国发院正式成立于20136月,是中国人民大学整合学校优质思想资源重点打造的新型高端智库。国发院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以“四个全面”战略为研究框架,立足国家治理领域,聚焦经济治理、政治治理与社会治理三大板块,致力于成长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国家高端智库”,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国发院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担任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担任院长。2015年底,国发院入选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2. 高校综合改革新命题 如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6-02-29

    2015年被称为中国创客教育元年。李克强总理在给清华大学创客的回信中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如何培养更多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是双创教育的核心命题。2015年,这一核心命题,从顶层设计上已经开始破题。

      2015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从2015年起,将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瞄准9项改革任务,推出30余条具体举措。

      有了改革“路线图”,各地各高校精准发力,综合施策。据统计,全国82%的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8%的高校建立了创新创业场地,613万人次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教育部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1800余所高校20万名大学生参赛。

      各地各高校公布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以广东为例,截至20159月,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3671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114%。再以北京大学为例,其创业人数较2014年增长一倍以上。

      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已经被点燃,在大众创业时代,创新创业教育到底该怎么开展?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荆德刚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可以具体落实在6个方面:创业教育是重“道”还是重“术”?是培养企业家精神还是培养创业者?没有创业经验的大学教师能否胜任创业教学?创业是少数人的专利还是大多数人的机会?创业是靠激情还是靠理性?创业与学习是什么关系,先学习后创业还是边学习边创业?

      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看来,教育支撑创新创业,要包含4点:一是创业人才需要长期培养,大学教育要着重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形成推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创业是分层次的,基于创新的创业是我们鼓励的高层次创业,要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三是要在开放环境中培养创业人才,学校要突出强调对社会开放、对世界开放,打造可持续、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四是创业是一项社会工程,创业教育也要面向全社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曾表示,2016年高等教育领域要突出两件事:一是推进协同育人,怎么样把社会资源转化为高校的育人资源;二是怎样加大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教育,而非创业,聚焦创新是源头。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进协同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抓紧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3. 调查报告称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3-30

    调查报告称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

       据智联招聘昨日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面对一线城市“厮杀”惨烈的市场行情,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这些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没有那么高的生活成本,收入也略高于三四线城市。

      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和新兴行业已成为毕业生们求职的新宠,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们并不看重“工作稳定”,而更看重职业发展机会。报告显示,毕业生最看重的前三项指标为“晋升机会”“同事关系”“培训机会”,最不看重的是“他人认可”“管理他人”和“工作稳定”。不难看出,毕业生更多关注自身发展与和谐关系,对于“铁饭碗”并不十分看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海归”通用能力强于“本土制造”。这四项通用能力包括,数学运用,言语理解,逻辑推理和资料分析,这四方面能力是开展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会影响一个人处理数字,文字等信息的敏捷度和准确性,一定程度上也是综合实力的体现。数据显示,国内院校毕业生在这四方面的分数约为57分,而海归毕业生在这四方面的分数约为70分。

      此外,海归毕业生的“创新力”和“情绪力”也颇为突出,报告认为,国内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软实力”、“情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该报告认为主要原因包括,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盲点,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期望略显不现实、不成熟等。数据显示,超过七成大学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期望岗位并不匹配他们的行为特征和能力特点,四成以上的毕业生对于关乎工作和生活实际的问题没有明确的选择倾向。“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职业期许不现实以及人才供求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智联招聘CEO郭盛说。

    4. 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出炉,百名英才斩获殊荣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6-04-28)

    427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指导,“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百度学术共同举办的“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颁奖典礼暨大数据时代下的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教室隆重召开。来自14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近百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名青年学者,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问鼎“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的桂冠。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玉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宝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飞;百度副总裁,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王海峰;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著名哲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客座讲座教授成中英;著名语言学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长著;著名政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副会长李景治。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百名获奖青年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盛会。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魏玉山向大会致辞,他指出,青年学者是学术发展的主力军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泉,本次评选活动的举办,兼具传统权威性与创新灵活性,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借助互联网传播的迅捷性,帮助优秀青年学者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传播力度,激励他们为实现学术理想积极投身科学研究。这样的评选,对于一些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百度副总裁,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王海峰表示,互联网及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也为学术研究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学术信息的传播及获取变得更加平等、便捷;另一方面,对学术成果的统计分析也也更加科学可靠。从而带来了更加便捷、智能化的科研环境,形成了更良性的学术生态。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宝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本次评选活动的情况,并对获奖学者表示了由衷的祝贺,他鼓励广大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于学术事业中。武宝瑞在致辞中谈到:“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普遍浮躁的当下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命重大。社会呼唤“大师”的出现,却忘记了“大师”也是从青年学者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强,则中国学术强。我们衷心希望凭借此次活动,探索学术评价的新方法、新思路、新应用,在人文社科领域评选出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并在研究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优秀青年学者,使他们的优秀学术成果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帮助他们实现更大的社会成就。本次评选活动和颁奖典礼既是对以往成果的检视和巡礼,更是开启未来的全新的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鼎力支持青年学者坚持学术理想,不断创新学术研究服务模式,通过在‘壹学者’平台,为获奖青年学者和其他成就卓著的青年学者开设个人微主页,搭建个人社区平台,组建青年学者智库,着力传播青年学者学术成果,提升青年学者个人影响力,充分调动、鼓舞广大青年学者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让更多青年学者以取得学术成就为荣,以推动学术繁荣为志。”

    颁奖典礼后,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益东做了主旨报告。刘益东认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开了一个好头,拉开了一种人文社科人才评价、评选的序幕,评选过程促进了社科新成果的传播,也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胜出机制,让优秀青年学者及时胜出,让人们更加重视活跃在学术前沿的青年学者”。

    在随后举行的“大数据时代下的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研讨会上,哲学家成中英,语言学家、图书馆学情报学家黄长著两位学界前辈,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臧峰宇,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三位获奖学者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会专家深刻分析了青年人才培养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的意义,并围绕着目前国内青年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激烈讨论,专家们重点探讨青年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同时阐述了互联网、大数据对于学术科研的变革、影响及作用,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鼓励优秀青年学者的成长。与会嘉宾专家一致认为,本次评选活动,在鼓励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学术科研积极性及主动性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据介绍,“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颁奖典礼暨大数据时代下的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发展研讨会”评选活动以学术影响力为主要评选维度,公众影响力为参考评选维度,对入围学者展开多维度评选。参评数据均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壹学者、百度学术三方独立提供,充分保证了遴选结果的客观性。
      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凤凰网、中国网、澎湃新闻等众多媒体也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并对会议进行了追踪报道。
     

    5.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6-05-23)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举行

      光明日报《文化遗产》专刊获首届公共考古“金镈奖” 

      光明日报郑州522日电(记者李韵 刘先琴)49家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国75家考古文博机构、700余位专家学者、15个国家和地区,100多个专题报告、16场面向公众的讲座,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姿态近日在郑州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王伟光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会成立40年来,在引领中国考古学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认为本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界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外考古学合作交流的一次难得机会。

      “考古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国文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充分肯定了考古事业的作用和成绩。

      刘玉珠认为,从最初的证经补史到自成体系,深入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到新世纪以来在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考古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者还一起见证了业界的荣光——年逾九旬的学界泰斗、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宿白荣获首个“终身成就奖”;河南省郑州市东赵遗址考古发掘等21个项目获“田野考古奖”;《水洞沟:2003-2007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报告》等11项个项目获考古研究成果“金鼎奖”;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等14个项目获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吕红亮等11人获青年学者“金爵奖”;本报《文化遗产》周刊等12个项目获公共考古“金镈奖”。

      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为主题。在为期三天的大会中,国内外的考古界精英将进行学术交流,总结中国考古学取得的成绩,探讨新形势下考古学发展的新趋势、新走向。

      其间,将展示中国考古学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交流新方法、新理念和新见解,同时也为青年考古学者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