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社会科学11
  • 日期 : 2016-09-30     点击量 : 1869

    1. 敦煌学的历史、传承和突破发展(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2016-06-28

    敦煌学,是1900年敦煌藏经洞及其文献发现之后诞生的一门学问,其研究对象开始于藏经洞文献,后逐步扩大,主要包括敦煌藏经洞文献和敦煌石窟艺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敦煌学起步较早,产生了罗振玉、王国维、陈寅恪、向达、姜亮夫、王重民等一批大师级的敦煌学学者,他们开拓了中国敦煌学的许多研究领域,为此后我国敦煌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敦煌藏经洞文献在发现后不久,就被西方探险家所攫取,流散于英、法、俄、日等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公私收藏机构,吸引了西方许多汉学、藏学、东方学等领域的学者竞相研究,特别是法国、英国、俄国和日本等国产生了一批在国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敦煌学学者和研究成果,使敦煌学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

      由于20世纪复杂的社会因素,我国的敦煌学研究发展比较缓慢,学者和成果较少,国际上一度流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说法。这种说法极大地刺痛了中国学者的民族自尊心,成为他们发愤图强的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以季羡林、常书鸿、段文杰等为代表的一批老学者的带动下,我国学者奋起直追,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努力,敦煌学在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现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中国是敦煌学研究中心。

      为保护、保存具有突出价值的文物,经过数十年努力,敦煌石窟文物的保护,由过去的看守型、抢救性保护,进入现在的科技保护、预防性保护,保护的科学水平不断提升,使石窟本体及其赋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成为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佼佼者,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目前我们已经可以成熟地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存贮、展示敦煌石窟数字图像信息,不仅可以永久保存文物信息,而且可以永续利用,方便学者细致研究,便于向观众展陈。如用数字电影展示敦煌艺术,使游客在敦煌石窟外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敦煌艺术的魅力;在网上公布敦煌石窟数字图像,使全球观众可以方便地在线浏览,共享敦煌艺术。

      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一批敦煌学研究机构,设立了一批敦煌学的博士、硕士学位点,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水平较高的敦煌学专业人才队伍,不仅保证了我国敦煌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而且成为国际敦煌学未来的生力军。

      我国学者在敦煌学的几乎所有领域,诸如语言文学、历史、考古、艺术、宗教、民族、民俗、科技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学科出产了数以万计的较高水平的研究论著,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好评。

      敦煌学是一门“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敦煌石窟艺术和藏经洞文献两大方面,涉及宗教、艺术、历史、地理、经济、语言文学、民族、民俗等众多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它属于交叉学科,其中也含有“绝学”“冷门”的领域。从事敦煌学研究的学者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于以往成就,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力求突破创新。

      其一,数十年来的敦煌文献研究,已经对我国古代历史、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丰富和更新了许多关于古代社会历史的认识。但敦煌文献还远未开发完,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去探索。今后一方面需要继续从不同学科的微观层面挖掘资料及其内涵,另一方面需要从宏观层面整合诸多学科的力量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从多学科角度深入揭示敦煌文献资料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其二,要深入拓展对敦煌石窟(以及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和文化遗迹)在考古学、艺术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以敦煌石窟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反映了历代无名艺术家创造的奇迹,这些令无数观众感动的艺术却在以前的艺术史里很少提及。因此,敦煌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艺术史的研究,必将成为中国艺术史的突破口。

      其三,要在以往历史学、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加强中国西部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中亚、西亚及南亚印度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古代于阗文、吐火罗文、粟特文、回鹘文、梵文、西夏文等民族文字研究都被称为“冷门”和“绝学”,但这些冷门和绝学学科往往可以为我们认识古代历史打开新的窗口,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突破点。

      要促进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应该发挥优势,集中国内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的高端学者和那些能够解读古代少数民族文字的专家集中力量对丝绸之路与敦煌学难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对敦煌学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分别在历史学、语言学、艺术学等领域取得集成性成果,从而使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丝绸之路文化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这也必将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重要的文化参考。(作者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2. 毕业季变“烧钱季” 就业压力与毕业情结是主因(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 07-28)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5%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季开支在6000元以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花销超过10000元——

       毕业季何以变成“烧钱季”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告别聚餐、毕业合影,诉尽离别之情后,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走出了校园。  

      毕业可喜,但毕业生们留下的一笔“账单”却值得人们深思。日前一项调查显示,超过45%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季开支在6000元以上,26.71%的人花销超过10000元,而毕业开支能控制在3000元以下的,仅为17.77%。  

      大学生毕业季消费究竟花在了哪?毕业季,学生消费何以居高不下?  

      毕业消费,钱花在哪  

      虽然已经离开校园一年有余,但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郑小琪(化名)依然清楚记得毕业时的各种花销。她告诉记者:“当时毕业旅行花了4000元左右,毕业聚餐800元,为毕业晚会置办的礼服、鞋子、化妆品大概花了600元,艺术照花了400元,毕业季需要往家里寄一些闲置的衣物花了200元左右。总体来说,整个毕业季的花费总共在6000元左右。”  

      郑小琪接着说,毕业季的消费确实要比平常多一些,“大学四年,我平均一个月的生活开支在2000元左右,是毕业季的三分之一”。  

      “毕业旅行花了5000元,聚餐是3000多元。”华中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生刘芳(化名)向记者晒出了自己的“毕业账单”。  

      在陕西师范大学2011届本科毕业生赵莉(化名)看来,这种毕业季的高消费并不仅仅限于旅行和聚餐。“毕业季是很特殊的阶段,在此期间,我们往往要处理很多事情,花销自然会增大。那时候,我需要打印材料用于论文撰写,需要添置正装用来应聘,还需要专程坐火车去外地面试。这些交通费、住宿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曾做过学生辅导员的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童文胜表示:“学生们的毕业消费主要集中在差旅费及应聘单位所在地的日常生活消费、个人形象包装费、简历制作与投递费、毕业前各种聚会聚餐费四方面。”

    就业压力与毕业情结是主因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说:“大学毕业季与高考季类似,学生们觉得之前四年学习终于有了收获,奖励自己也是理所应当。而现在大学生毕业季的聚会形式更为丰富,无形中让大学生增加了开销。”  

      在童文胜看来,毕业消费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压力与毕业情结。“如今,学生们在大四上学期就得开始谋划找工作,大多还得先实习一段时间。这既要学生付出时间和精力,还得付出更多金钱。由于同窗之谊,感情深厚,学生们免不了要在毕业前聚会聚餐,总体来说,受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这笔花销不可小觑。”  

      “就业压力也好,毕业情结也罢,这种消费必须分开看待。”山西师范大学教师赵洁认为,如果学生们能够理性消费,在特殊节点多一些开销也无可厚非。比如,把钱花在找工作、买正装、做简历以及毕业前的必要的社交活动上,都可以理解。“但这种消费一旦超出自己可承受的范围,盲目攀比、跟风,就会把毕业季变成‘烧钱季’。而这种过度消费便是社会不良风气延伸至象牙塔的一种表现。”  

      同学情谊可少用酒水表达  

      “鉴于大学生始终是消费父母收入的年轻群体,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季少投入、少花费总归是好的。若要如此,一方面需要招聘单位的选人用人条件更科学,如在实习、试用一段时间后,就要与符合招聘条件的学生签署招录协议,并让其返校继续学业。另一方面,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可少用酒水形式表达,社会、学校、家庭多引导学生用高雅、有情调的方式表示分离之情,如邀请同学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毕业季活动等。”童文胜强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杜瑞军指出:“学校应该注重倡导学生们以合理的方式表达情感。在毕业季,学校也可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告诉学生即使不参加毕业季的一些消费项目,也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感情。感情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时一些最简单的方式往往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毕业时给同学搬家,去火车站给同学送行,写一段互相鼓励的话等。” 

      在赵洁看来,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讲座等方式渗透、引导学生们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要提前、合理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当然,通过勤工俭学等方式积攒资金,并用于必要的生活消费也值得提倡。”  

     

    3. 中国高校里约奥运冠军榜 中国人民大学暂时领先(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8-11)

    2016里约奥运会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奥运健儿们为国摘金夺银,看着金牌榜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惊喜之余你是否想知道奥运冠军都来自哪所大学。哪所大学奥运冠军最多?跟随小编看一下。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大学金牌榜(截至北京时间8102100 

                              
     

    名次

     
     

    大学

     
     

    冠军

     
     

    金牌数

     
     

    1

     
     

    中国人民大学

     
     

    吴敏霞(商学院)

     

    林跃(新闻学院)

     
     

    2

     
     

    2

     
     

    西南大学

     
     

    施廷懋(体育学院)

     
     

    1

     
     

    湖南大学

     
     

    龙清泉(工商管理学院)

     
     

    1

     
     

    暨南大学

     
     

    陈艾森(体育系)

     
     

    1

     
     

    浙江大学

     
     

    孙杨(体育系)

     
     

    1

     

      吴敏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女子双人3米板决赛中,与施廷懋发挥稳定,一路领先,以345.60分轻松摘金,帮助中国队实现该项目四连冠,获得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而5枚奥运金牌、总计7枚奥运奖牌,也是对这位“80后”姑娘为跳水事业数十年的付出所给予的最好的回报。 

      施廷懋——西南大学体育学院。87日,在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中,吴敏霞和施廷懋以345.60分的总成绩夺得冠军,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

      龙清泉——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龙清泉男子举重56公斤级赛夺冠,获得第三金。

      陈艾森——暨南大学体育系。陈艾森与林跃搭档,在男子双人十米台夺得冠军,获得第四金。

      林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男子双人十米台与陈艾森搭档,夺得冠军,获得第四金。

      孙杨——浙江大学体育系。孙杨在里约奥运会游泳赛场举行的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14465的成绩夺得第五金。

      而“洪荒之力妹”傅园慧现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康复与运动医学系,明年将正式毕业。而“国民老公”宁泽涛,已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此盘点截至北京时间8102100